最近美元存款非?;鸨?,利率飆升,咨詢的客戶也明顯增多。有記者去了解,目前美元定期存款1年期的基礎利率是4.9%,半年期的利率為4.3%,3個月的利率為3.9%,均可申請利率上浮。
2023年10月,美元存款開始進入大家的眼球,此后利率不斷走高,今年基本是突破了5%,有銀行最高能做到5.5%
比如江蘇銀行,1萬美元起存,1年期美元定存利率為5.5%。廈門國際銀1年期美元定存利率最高為5.45%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5%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相對于國內同期存款利率來說幾乎是天花板級的。目前國內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.5%,實際情況中銀行一般給到達1.5%-1.8%。
最近一年,國內存款利率至少出現(xiàn)了兩波下調。一次是去年4月,二次是去年9月。最近也有部分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。比如廣東、河南、湖北的部分銀行有調降。
中美存款利率一升一降只能說明兩國的貨幣政策走向不同。美聯(lián)儲加息基本走到盡頭,但至少還處于這個加息周期內而且沒有看到要降息的跡象,這一點支撐美元存款利率走高。
再一點,3月份出現(xiàn)了硅谷銀行、第一共和銀行、瑞信銀行危機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劇了美元緊俏。因為銀行業(yè)危機,商業(yè)銀行資金比以往更緊張,銀行業(yè)對存款的需求比以往更大,在利率方面更愿意給客戶讓利。
如果現(xiàn)在手頭有點美元或者未來出國旅游、留學的需求,趕在這波美元存款利率在高位,盡快入手也不錯。
但是如果只是純投資,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做美元定存,之后又把美元換成人民幣,這么操作會存在較大的匯率風險。
如果將來人民幣貶值,確實能放大收益,但若人民幣升值會存在較大的損失。
未來一年,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。其一是美聯(lián)儲加息走到盡頭后可能轉向降息,美元必然走強,人民幣走強。
其二是人民幣穩(wěn)定或者升值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非常重要。
今年以來,全球出現(xiàn)了一波“去美元化”的小高潮。一些資源大國正在成為去美元化的主要推手。比如俄羅斯、沙特、巴西、阿根延等。
《歐洲時報》近日報道稱,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正逐漸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轉向使用人民幣。
Swift數(shù)據顯示,今年3月,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,美元、歐元、英鎊、日元和人民幣分別是41.74%、32.64%、6.19%、4.78%、2.26%。
以中國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的地位,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的占大還有很大提升空間。而現(xiàn)在“去美元化”的浪潮中,人民幣國際化就是機會。
這時候最主要的是人民幣匯率不大可能會繼續(xù)貶值。
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,特意把人民幣換成美元,存款一定期限后再換回人民幣,本身的匯率風險也是需要認真考慮。
標簽: